当前位置: 命理 > > 正文
新春走基层|特色民俗“搬进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

来源:金台资讯   2023-01-20 11:35:09

“贴年画喽!”一幅幅描绘团圆和乐的年画满含美好祈愿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送福字喽!”一张张亲手书写的“福”字,成为新春最美的祝福。

新春将至,青岛市崂山区将书法、篆刻、剪纸、年画等“搬进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所、站,用一场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兼具的“文化盛宴”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让大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一个文化年、特色年、欢乐年。

崂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篆刻公益课堂。崂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

“篆刻是咱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的瑰宝,学习篆刻,必须要扎实练好基本功,今天我要教大家的第一点就是如何正确执刀……”在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化活动室内,篆刻名手王美健老师正在开设篆刻公益课堂,不少青少年孩子们手执刻刀专心听讲,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崂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年画主题课堂。崂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

在另一边的理论宣讲室,年画老师也正指导孩子们亲手拓年画,室外寒冬凛凛,室内欢乐融融,年味儿正浓。新年将近,崂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策划推出“志愿服务市集”,在沙子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设书法、篆刻、年画等公益课堂,吸引不少群众前去“打卡”。

“春节期间,我们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各功能场所,邀请书法、绘画、篆刻等老师名家与群众齐聚一堂,写福字、拓年画,既表达欢庆新春的喜悦,也分享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”青岛市崂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介绍,“志愿服务市集”将一直延续至春节前,欢迎大家来文明实践中心、所、站感受传统文化、迎接新春佳节。

传承二百余年的北宅峪夼柳腔是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崂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

除志愿服务市集外,各街道、社区(村)的文明实践所、站,也正积极组织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为群众在新春期间添一道“文化风景”。“我们正在紧锣密鼓排练,为春节期间的村子联谊表演和进村大戏做准备。”传承二百余年的北宅峪夼柳腔是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峪夼柳腔剧团副团长李瑞蕾告诉记者,春节期间,剧团将为大家带来《梁祝》《小姑贤》《三子争父》等精彩大戏。

崂山剪纸非遗文化传人表达新年祝福。崂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

“这幅作品名字叫《大展宏兔》,采用传统的左右对称构图形式和阳剪技法,画面中间的玉兔夫妻簇拥着一株硕大的白菜,谐音‘百财’,花枝上悬挂着代表万事如意的中国结,花朵间是象征美好爱情的蝴蝶。两只玉兔喜笑颜开,向人们送上新年的祝福。”兔年将近,作为青岛市崂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的代表,崂山剪纸非遗文化传人苏霞也用“纸上传情”的方式,创作了“双兔送福”“玉兔迎春”“奔跑的兔子”等众多迎春作品,表达新年祝福。此外,苏霞还开设剪纸小课堂,将崂山剪纸这门传统技艺传承给更多孩子们。

书法、篆刻、柳腔、剪纸等传统文化与经典非遗项目纷纷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,来到群众中间,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别样特色亮点。(刘颖婕 刘雅莉 李卓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