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命理 > > 正文
一城烟火醉迎泽丨太原早餐,有滋有味 天天报资讯

来源:迎泽发布   2023-05-12 22:09:34

400年前,傅山为太原人做出一碗头脑,直至今天,依然是老太原人早餐的最爱。稍梅,则是头脑必须的搭配。


【资料图】

头脑以羊肉、莲菜、长山药为主料,汤底的佐料有黄酒、酒糟、黄芪等,是可益气调元、强身健体的滋补药膳。一口头脑“呼噜”入口,淡淡的中药味与黄酒略带刺激性的滋味交织在一起,瞬间充溢了食客的全部味觉,一股热流暖融融地直达胃部,早起残存的睡意瞬时消散殆尽,人也精神了许多。

真正叫醒太原人的,或许不是闹钟,而是一碗热乎乎的头脑。

“稍梅”,是太原本地独有的称呼,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“烧麦”。太原本地的传统稍梅,馅料以羊肉为主,外皮薄如纸皮,入口便满是羊肉的鲜香。吃时蘸一点陈醋,浓烈的酸香与稍梅的鲜香相辅相成,胃也得到极大的满足。在早餐店里,顾客要点一份烧麦之时,若不是羊肉馅的,有的老板会特别提醒:“烧麦是糯米的哦”,得到顾客的应允之后,才能放心地做好、端上桌。

豆腐脑作为太原早点的主力军,便宜实惠,是寻常日子里,陪伴本地居民迎接每一个早晨的“忠实伙伴”。

甜麻叶则是与豆腐脑相得益彰的“好伴侣”,爽口嫩滑的老豆腐与外酥里嫩的甜麻叶,以美妙的触觉感受,刺激着晨起后的神经;咸淡适宜与甜而不腻的两种滋味,则以恰到好处的味觉体验,抚慰着每一个空空的肚子。不知道该吃些什么作为早餐时,许多人脑海中,自然会蹦出这一对“好伴侣”。

在开门迎客的早餐店中,常会看到早餐师傅将扯好的面片放入锅中,手落之时,锅中热油瞬间沸腾起来,油花翻滚,香气四溢。刚出锅的麻叶油香酥脆,上面的一层红糖在高温中已然融化。酥、油、甜、香融于一体,咬上一口,酥香甜脆,食物所带来的幸福感,莫过于此。

甜麻叶在油锅中翻滚时,要上一碗豆腐脑。服务员在乳白嫩滑的老豆腐上,浇上一大勺卤汁,端上桌,再根据个人口味喜好加些韭花酱、辣椒油,搅拌开来。配上刚出锅的甜麻叶,细嚼慢咽中,咸的豆腐脑与甜的麻叶在味觉中交织,早晨的第一份美好感觉,慢慢升腾起来。

羊杂割是山西的一种地方美食,太原羊杂割更是别具风味,自成一派,滋养了每一个太原人。对于在外的游子,闻到羊杂割的味道,也就知道自己是到家了。

提起羊杂割,每个本地人都能推荐出一两家店铺来。古法配方与现代口感相融合的太原鼓楼羊杂割,已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,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常常需要排队,拥有多家连锁店的郝刚刚羊杂割,是地道太原人从小到大都惦记的味道,还有洪老五羊肉汤、向阳羊汤……每一家老店、小店,都留存着居民们心中的独家记忆。

如今的清晨,乍暖还寒。来一碗羊杂割或羊肉汤,正正合适,一碗下肚,肚子里立即暖暖和和,精神头也增了几分。

一口大锅,沸水翻腾,将洗净的羊心、羊肝、羊肺、羊血等煮熟,切碎之后,放入碗中,配上各种调味料,倒入乳白色的羊汤、加入粉条,撒一把葱花、香菜。透亮的汤中,筷勺起落间,鲜嫩的羊杂和爽口的粉条,触动着每位食客的味蕾。再淋一点红红的辣椒油,配一个油酥饼,今日份的早餐愿望,已然实现。

不管是大的酒楼,还是小的早餐店,丸子汤必然占有一席之地。丸子汤与烙饼的完美搭配,更是本地居民晨起后的“黄金搭档”。

丸子汤的汤底多以牛骨熬制,呈浓白之色。走进早餐店,一口大铁锅内,骨汤热气腾腾,厨师把一盆丸子倒入锅中,一颗颗丸子绕着大锅,围成一个圈。稍等片刻,店主便熟练地用大勺连丸子带汤舀出来,盛入排放整齐的碗中。随后,一碗碗的丸子汤随着客人上桌,点缀上葱花、香菜,或多或少加入山西老陈醋。

“三块钱烙饼”“两根油条”……一碗过后,余香在口中犹绕,暖心又暖胃。

热乎乎的丸子汤,恰如太原人的温润、踏实。若有外地朋友来访,不妨带他去喝上一碗丸子汤,感受美味之余,也体会一下这座城市的内在品格。

■  审 核丨元艳芳

■  校 对丨兰 杰  李晓翠